“数智赋能: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和变革创新研讨会”在大连理工大学顺利召开。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张弛、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沈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王泉、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吴志军、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吴硕、华东师范大学课程建设技术中心主任吴平颐、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副教授唐飞、超星集团联合创始人阙超、超星泛雅集团总经理秦波涛、超星泛雅集团副总经理宋瑛等领导出席会议。
大会以“数智赋能: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和变革创新”为主题,聚焦数智化背景下教学改革创新的发展与思考,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领域的融合应用。大会由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兼数字书院院长刘志军和副处长王磊主持。
张弛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正在以革命性的力量驱动着教育理念更新的教育范式的重构。如何把握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重要课题。大连理工大学在信息化时代也在不断向前,依托AI技术实现一系列改革举措。未来希望同国内各高校携手并行,为打造数智化、智慧化课堂贡献力量。
阙超在开幕致辞中表示,超星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探索上,立足“基本模型+场景应用”,围绕高校立德树人的全链条下的每个场景进行创新。超星基于海量正规出版物数据训练的汇雅大模型,能有效缓解通用大模型的过度幻觉问题。在互联网合作共赢的大背景下,未来更希望与在座的各高校,携手,在人工智能赋能和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上,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助力高校的教与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开幕致辞后,AI教学平台发布仪式正式启动。发布仪式成功举办,标志着未来各校携手推动AI技术赋能高等教育变革的决心和动力。
杨宗凯作题为“教育数字化推动高校教育创新”的报告,分别从战略制高点谈认识和行动以及具体实践两个方面分析现代教育数字化发展趋势,同时介绍了实施教育系统人工智能模型大模型的历史背景和应用实例。教育数字化是新赛道、新优势、突破口,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转型的方向是党建引领,措施是数据驱动、协同共享,效果是提质增效,我们要牢牢把握,为未来社会构建更加连接、开放、精准化的教学环境,实现线上线下互联互通,人人处处实实可学。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作大会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张弛作大会报告
张弛作“顺应数智时代教学趋势 推进人才培养体系变革”的主题报告。从数智教学发展趋势、大工教学创新实例、智能时代大工方案三个方面全面介绍大连理工大学在AI时代所做的创新变革。当前形势下,智能技术发展越来越快,新兴产业竞争愈发激烈,人才核心地位愈发重要。面向未来,要考虑教育何为、大学何为的重要问题。并在报告中介绍了学校如何从大工教学创新实践1.0升级为2.0的系列举措。

超星泛雅集团总经理秦波涛作报告
秦波涛以“AI时代的新一代智慧课程平台”为题,介绍了最新的泛雅智慧课程平台赋能智慧教学的解决方案。从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到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再到泛雅智慧课程平台,超星始终保持教育初心,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导向、以教育信息化为支撑,实现了智能化教学管理全过程覆盖;通过AI助教和智能体技术打造每门课程的专属助教机器人;知识图谱型智能教学应用系统为精准教学、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撑保障;AI工作台和一系列工具结合AI技术赋能课程建设和教学全过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沈毅作报告
沈毅作题为“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服务未来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主题报告,从创新性角度深度分析了未来最需要的人才以及创新人才特质,并在最后介绍了哈工大的一系列实践探索。当前,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再次明确,即对标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培养学术型、技术型、双创型、综合型人才。需要通过数据赋能学习成效、学生志趣、学习潜力等的挖掘,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迭代优化和滚动选拔。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王泉作报告
王泉作“数智时代高等教育发挥在那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的主题报告。首先介绍了数智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四重挑战。另外介绍了如何重塑教育环境、变革教育模式的创新,并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实际应用。数智时代,学生的“学”由范式化向个性化转变,教师的“教”由传统式向智能化转变,学校的“管”由粗放型向精准化转变。教育的“评”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未来社会需要重塑教育环境,变革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塑造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为目标的教育环境体系。

同济大学教授吴志军作报告
吴志军以“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的同济探索与实践”为题做主题报告,表示AI正在引发第三次教育革命,促进着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同时全面深入赋能着各个领域、各个学科。同济大学以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的“三化”理念为核心,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体系,将人工智能充分融入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强化数智素养。以案例形式介绍了同济大学在人工智能赋能实践体系中的具体应用。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吴硕作报告
吴硕以“数智化背景下《分析化学》精准教学探索与实践”为题,介绍AI时代已经到来,教育数智化创新变革迫在眉睫。当前各高校面临着学科发展快速、交叉性强,内容抽象庞杂、仪器昂贵限制实操,学生基础不同且需求多元种种问题。在面临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实际操作中,教师应该考虑教学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利用好AI带来的优势为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助力,并分析了在实际教学中使用的AI应用功能。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建设技术中心主任吴平颐作报告
吴平颐作“人工智能时代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华东师范大学的探索与实践”主题报告。他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通过数智时代同资源供给的结合,能够将学习突破时空限制,让学习资源更加丰富,通过现实和虚拟结合更好的实现教学。当前改革应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深入开展专业动态调整。积极推动“专业+AI”深度融合,针对人工智能在学科专业中的个性化应用,赋能专业建设升级转型,重塑教学内容,全面助推教、学、评变革。

武汉大学副教授唐飞作报告
唐教授作以“知识图谱与AI助教赋能教学设计与创新”为题的报告。从知识图谱定义入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了知识图谱在实际课程中的应用。知识图谱的模型分为以知识为导向、以问题为线索、以能力为线索三种。通过知识、问题、能力三者的有效衔接,能够有力支撑师生快速掌握学习情况、实现更加精准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并介绍了如何通过一系列AI工具实现课堂教学赋能,并介绍了在应用AI赋能教育教学后的实际效果。


本次论坛旨在深入探讨数智化背景下AI技术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应用。来自全国数百所高校、部分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1200多名领导、教师线下参与了本次论坛,得到与会高校与企业代表的高度认可,凝聚了广泛共识。(文章摘自微信公众号超星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