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由河南省教育厅指导、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协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承办、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协办的河南省大模型及数字人教育应用研讨会在郑州成功召开。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处一级调研员施晓春等有关领导,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协会人工智能专委会主任委员、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吴庆涛,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副校长杨国宇,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协会秘书长李霞,协会战略合作单位代表,省内高校相关学院和信息中心负责同志,河南省2024年“人工智能+教育”领航计划项目负责人,协会人工智能专委会专家以及行业企业代表200余人参加会议。

研讨会现场

施晓春讲话

吴庆涛致辞

杨国宇致欢迎辞
研讨会上,施晓春讲话。她指出,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加快推进国产大模型的本地私有化部署,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各级各类学校要不断学习、大胆创新、加强管理,推动大模型、数字人在我省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助推我省教育事业高质量跨越发展。吴庆涛代表协会致辞,对全省高校的智能教育优秀实践进行了回顾,对AI在教育领域的全面落地面临的诸多挑战进行了揭示,并提出共建“河南教育大模型”、 推动“AI+教师”协同发展、构建开放共享的AI教育生态三大倡议。杨国宇代表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致欢迎辞。
在大模型教育应用研讨阶段,河南省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主任、郑州大学信息化办公室、网络管理中心主任张子蛟就高校DeepSeek 落地经验和下步设想做了分享;百度智能云谭承轩分享了“云智一体”解决方案,通过大模型优化教学资源个性化推荐;华为庞博伟分享了AI训推一体机在高校实验室的落地案例,助力高效算力部署;华中师范大学黎云聚焦课堂教学,演示了AI动态学情分析工具的实际效果;超聚变金航则从产业视角,剖析大模型在职业院校实训中的规模化应用潜力。该阶段由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科技处处长潘春梅、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主任孙士保共同主持。






大模型及数字人专题报告
在数字人教育应用阶段,郑州西亚斯学院信息化处主管刘江波详细解读了第二届教育数字人大赛郑州站赛事方案;华晟经世顾瞳提出“智能体+数字人”双引擎模式,实现虚拟教师与真实课堂的深度融合;钉钉薛圣磊通过案例演示,展现AI Agent在作业批改、学生行为分析等场景的高效应用;河南博海迪韩金辉介绍了基于DeepSeek的产教评一体机,推动人才全周期培养闭环;微软小冰人工智能大湾区总代理、广东乐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荣从产教融合、企业级AI平台等角度,分享了技术赋能教育全周期的实践经验。该阶段由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协会人工智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科技处副处长史岳鹏主持。
在圆桌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围绕““教育人工智能场景落地”教育人工智能场景搭建及路径实施”从技术研发、校企合作、生态建设等多维度展开热烈讨论。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处四级调研员彭亚宁强调人工智能政策支持与技术协同的重要性,提出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生态协同、注重伦理规范的三点要求。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代表分享了大模型本地化部署中的实践经验。

圆桌研讨
本次研讨会通过政策解读、技术展示与跨界对话等形式,清晰明确了政策支持的方向,传递了“以技术促公平、以创新提质量”的坚定决心,为河南省教育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框架,有助于推进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大模型教育应用、算力建设和教育数字人研发等方面的工作。这将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我省教育强省、人才强省建设增添强劲动力。(文章摘自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协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