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教授您好,我是您的AI助手小新老师。以下是对您《人工智能与人类生活》课程第九节的课堂分析。本堂课您的讲授、演示和互动时间分配合理......”随着数字人声情并茂的解说,整堂课的分析评价就直观形象地反馈给授课教师。这是吉林大学在教育评价领域的一次成功探索,也是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成果之一。
近年来,吉林大学积极贯彻落实教育数字化政策,稳步推进人工智能,尤其是认知大模型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自2020年起,学校大规模开展教学空间改造,进行教学资源优化与重构;2022年上线“学在吉大”智慧教学平台,为融合式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撑。今年4月,吉林大学与科大讯飞共同研发的教育评价大模型“知新”在第 61 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上正式发布。作为全国首个教育评价垂类大模型,“知新”打通了国产大模型在教育评价领域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开拓了人机协同的教育评价新格局。
重构教学模式—任何一名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任何一门课程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迎来育人方式的巨大变革。近年来,吉林大学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一直走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改革的前列。自2020年以来,学校大规模开展教学空间改造,完成了354间“三化教室”(标准化 智能化 功能化)建设,实现了全校600多间教室常态化直录播全覆盖。
科大讯飞为学校打造的“学在吉大”智慧教学平台,可实现无感知直录播与资源智能整合优化。教师步入教室无需任何操作,系统根据课表自动开启录课;利用AI技术轻松将传统的课堂转变成数字化的课程与教学资源。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完美结合,不仅满足了全校多个校区融合式教学需求,也为学校个性化人才培
同时,吉林大学基于智慧教学平台启动了数字教育“日新计划”,旨在打破时间与空间、学科与专业的边界,实现“吉林大学的任何一名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任何一门课程”。目前学校已开放130余个专业的7500余门课程,累计被选课程超5900门次,选课人数超2.8万人次,有力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未来,吉林大学的数字课程将会融合更多国内外优秀教学资源,面向更广泛的群体开放共享,完善终身化学习体系。

重构教学评价—用AI感知每一名学生、每一个课堂
以智能化直录播与数字资源为基础,学校建立了针对全校6000+课程的领导、督导、同行多主体,“线下 + 线上”听评课相结合的评价机制;不仅能够实现60000+学生的线上评教,还支持系统自动汇总评教数据,进行分级反馈。
此外,为解决大规模课堂教学中的质量评价、教师教学发展、学生个性化指导等问题,吉林大学与科大讯飞联合研发全国首个教育评价大模型——“知新”。依托讯飞星火大模型强大的多模态理解、逻辑推理与图文生成能力,“知新”可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智能分析,自动生成对于学生、教师、课程等多主体、多维度的评价报告,并以数字人播报的形式反馈;还支持围绕评价内容的智能问答,成为每所学校和每位教师的全能AI助手。

“知新”融入了教育学、心理学等大量领域知识和专家经验,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一套教育评价系统,可以对教育主体进行精准感知和智能干预,从而形成“感知-分析-反馈-改进”的质量管理闭环,实现全员、全过程、多维度的教育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人技术让冷冰冰的数据有了更加丰富的交互和呈现形式。“徐老师,本堂课中以上几位同学异常行为较多,建议您在未来的课堂中增加关注,采用提问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强化学习动机......”通过虚拟助手的播报,教师可以快速发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行为、语言表达等方面需要关注或提升的地方,更加全面的感知每一名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学业表现和情绪体验。
吉林大学的数字化改革实践作为一个生动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重塑教学空间与资源、创新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评价体系,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范式。未来,科大讯飞将积极响应教育部“人工智能+”行动,携手更多高校大力发展数字教育,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文章摘自微信公众号:老衲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