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政协科技和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及上海市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中心共同承办的“上海基础教育首届年会”正式发布了《未来学习研究1.0:框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由上海市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中心编制,系统阐述了未来学习研究的背景及未来学习的基本特征,并深入分析了未来学习、未来课堂、未来课程、未来环境、未来评价、未来教师、未来学校七个实践领域的发展趋势与研究选题。
一、面向未来的学习者
1.习惯面对不确定
面向2035年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作为全球发展中承担更多引领作用的未来学习者,在很多领域需要成为领跑者,这就意味着学习者已经无法追随前人的脚步,未来不是追随的,未来是需要自己走出来的。教育需要着力培养面向未来具有“主动适应性能力”的学习者,即能够面对不可预测的变化与复杂问题时,学习者应该具备的智慧与能力。
因此,面向未来的学习者是学习的自主建构者,问题的合作解决者与人生的自我教育者。其关键能力包括了学习者面对未知世界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自主发现问题与持续探索精神,自主规划能力与付诸实践行动,独具个性特色与协同创造成果。
所以,未来学习者习惯应对不确定,也需要在不确定中找到需要坚持的确定。
2.面向未来的基础素养
2013年,UNESCO推出的“横向能力”框架描述了学生面向21世纪所需要的能力,分为六个核心领域:批判与创新性思维、人际间技能、反省技能、全球公民素养、媒体与信息素养、身体素养与宗教信仰。2016年,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发布的新版ISTE学生标准包括了七大能力素质维度:赋权学习者、数字公民、知识建构者、创新设计者、计算思维者、创意沟通者、全球合作者。
如此看来,未来学习者应具备的一些关键素养,包含了批判与创新、沟通与合作、终身学习、数字化与信息化、国际化与全球化等。未来社会中的未来学习者是数字土著、终身学习者、世界公民及个性化的人。《21世纪学习的愿景》认为需要促进学生“学科心智、整合心智、创造心智、尊重心智与伦理心智”五种心智的综合发展。
3.走向命运共同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了“四个学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后来又增加了第五个支柱即学会改变。报告中充满了对新世纪一种理想的追求、一种乐观的心态。2015年发表的《反思教育》提出的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指出应当将教育与人类的命运连接在一起,核心是增强人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
在这个大背景下,学习者也身处学习共同体。在一个学习共同体中,首先是从“你、我”走向“我们”,大家共同遵守一致的规则,共同奔赴共同的愿景,同时又在我们中尊重每个人的不同,发现每一个人的独特价值,让每一个人的价值被看见。
202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全球性未来教育报告《学会融入世界:为了未来生存的教育》,提出面向2050年的七项教育宣言,倡导重构教育以改变人类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会与世界和谐共处,融为一体,实现未来教育的范式转变。七项教育宣言承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性的教育视野和改变未来的教育使命,抛弃了以人类为中心的教育立场和二元对立的教育思维,重塑了生态生存的教育逻辑和命运与共的教育道义。
二、学习的本来与未来
1.认识学习的本质
古文中“学习”两个字是分开来用的。许慎《说文解字》中称“学”字原本写作“斆”,篆文中省去了“攴”,意思是“觉悟”,“学”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过程,是一个自觉的过程。“习”(習)字在甲骨文中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为“羽”的象形符号,下部分为鸟巢的象形符号,表示鸟在巢里振翅试飞。《说文解字》中“习”解释为“数飞也”,意思是小鸟反复试飞。
把“学”和“习”组合成一个词首次出现在《礼记·月令》中:“鹰乃学习。”意思是每到夏季六月,雏鹰开始学习飞翔。《论语》中“学而时习之”强调知识的学习需要自觉,不断实践。通过对“学习”一词的分析,可以看到“学习”在本原上特别强调人的能动性与实践性。然而随着学校教育的兴起,学习行为很大程度上背离了本原,甚至变成了一种被动行为。未来学习需要回归学习本质,是一种主动的学习而非被动的学习,是一种注重联系实际而不唯书本的学习。
学习作为个体的认识过程,既包含了对外部世界的发现与探索,也包含着个体对精神世界的自我觉醒。向外的寻求是为认识自然世界并进行实践创造,向内的反省就是检讨自己品德与修养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此“学习”的内涵,可以理解为知识上的向外寻求与灵魂上的向内反省,既有助于认识客观世界,又有助于个人人格的完善。
人类学习的本质是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因为纵观人类社会,无论是思想的发展史,社会的进步史,还是科学的发现史,技术的革新史,无不都是在不断的发现新问题中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人类对于问题的探索,是一种本能。是问题更新了我们对世界的发现,而每个人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实现精神的成长。
要真正回归学习的本质,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说:我们可以将每一个陈述都当作是对某个问题的反应或回答,而要理解这个陈述,唯一的办法就是抓住这个陈述所要回答的那个问题。这句话几乎阐释了学习的本质。人类学习的本质就是在对问题的主动求索中,认识自然、发现自我、改造社会。因此,学习就是回归对问题的探求,在问题解决中增长知识、转识成智,发展技能、适应变化,持续发展理性的精神,不断获取精神的力量。
学习共同体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关键词之一。倡导学习共同体理念的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学习是对话与修炼的过程,通过同事物的对话,同他人的对话,以及同自身的对话,建构客观世界之意义的“认知性实践”,建构伙伴关系的“社会性实践”,以及探索自身模式的“伦理性实践”。由此可见,学习也是一个社会协商的过程。
从人类学习能力进化史角度分析,人天生就带有内隐学习的基因。1965年,里伯(Reber)发表了第一篇以“内隐学习”为题的文章--《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分别从不同角度证实内隐学习及内隐知识的存在性、广泛性、有效性及相对独立性,涉及情感、认知、技能等各个领域。内隐学习的研究对认知学习理论中以理性思维为中心的外显学习理论既是挑战,又是必要的补充,为人们提供新的视角去理解学习的本质。
具身认知理论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分支,强调亲身参与和实践体验。该理论认为,认知是身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认知结构发生改变的前提,内隐学习包含具身认知的灵魂。因此几乎无意识的内隐学习,无疑是轻松而快乐的,然而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恰恰与此背道而驰,甚至在扼杀学生的内隐学习,同时也在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本能。
学习天然是快乐的,孩子天生爱学习。教育就是与人的天性合作,要善用好奇心,宽容好玩心,激发好胜心。三心汇聚,学习就会快乐,教育就会轻松。
2.未来学习的特征
从学习目的看,未来学习是为追求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面向未来最核心的学习素养是面对不确定具有主动适应性能力。
未来社会将被“互联网+”和AI技术体系所构建,学校教育也在数字化和“互联网+”思维下逐步发生深刻变革。未来学习的主要特征:学习时间变革——未来学习重组课时,突破时限;学习空间变革——未来学习空间呈开放性布局;学习内容变革——学习内容逐渐链接生活走向整合设计;学习方式变革——学习方式多元化、个性化,凸显终身且由学生驱动的学习;学习组织变革——学习组织形态走向支持个性发展的灵活样态;学习供给变革——学习资源逐渐跨界呈开放性供给;学习管理变革——学校管理走向开放治理与协同共治。
三、课堂的本来与未来
1.理解课堂的本质
一般认为,课堂是进行教学活动、教师给学生授课的地方。然而从教学互动维度、主体关系维度、认知建构维度、文化环境维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课堂的本质。
从教学互动维度看,课堂的本质是指通过课堂的教学实现教与学的统一,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具体体现为“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动过程。
课堂是“教学做合一”的过程。追随宝山教育之根,伟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关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论的具体内涵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作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先生与学生相学相师,相教相学,“做”成了教学之中心。
课堂中的“互动三主体”。从课堂主体关系维度看,古往今来,师生关系不仅是教育学研究的重要命题,也是课堂本质认识的重要基点。建国以来,从“教师主导、学生主动说”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再到“教师学生双主体论”,以及体现后现代“主体间性”的“学习共同体思想”,师生关系日趋平等,课堂是主体与主体间互动对话的交往过程。如果从学习者即当事人的视角出发,课堂就不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而是学生“自己、同伴及老师”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需要从“上帝”的视角走向“当事人”的视角,也就是从“教师教学的视角”走向“学习者学习的视角”。“互动三主体”形成了学习共同体,同伴是学习共同体重要的互学者,教师是重要的具有引领性的同行者。学生自己、学生同伴、老师都是课堂主体,他们都是以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主体”模式进行相处。
从认知建构维度,课堂本质上是一种问题逻辑。人类学习的本质是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传统教学中,课堂通常就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就自问自答。未来的课堂需要变老师提问为学生提问,变老师追问为学生追问,变老师组织问题系统为学生自建问题系统。课堂本质上是问题逻辑,人事物抽象的统一体是“问题”,关系维度是三位一体,素养与知识维度是问题系统转化器,活动维度是五力模型,行为维度是提问追问等六会体系。
从文化环境维度,课堂既是一个学习空间,也是一个社会空间,更是一个文化空间,是学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广义的课堂包括了教室之外的空间,学校的每一寸空间都是潜在的课堂,广阔的大自然也是学习的课堂,陶行知先生说“社会即学校”,社区社会皆为学生学习的课堂。大自然、杏坛、庙字、私塾、书院等都可以成为课堂,都可以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发生地,成为情感交流、文化滋养与精神成长的场所。
2.未来课堂的特征
首先,未来课堂是以学习为中心的学堂。未来学校课堂变革聚焦学生高阶思维和关键能力,从“教学”走向“教学做合一”,从“课堂”走向“学堂”,从“教室”走向“学室”,为集体授课而建转向为个性学习而建。
其次,未来课堂是突破时空的立体学习场。实现三方面的连通:一是教室内部桌椅之间的连通,教室空间固定功能向灵活功能转换,突破师生互动,实现课堂多种活动并存。二是同一年级和不同年级之间教室与教室的连通,实现跨级混龄教学。三是教室与学校其他空间的连通,封闭空间向开放空间转换,突破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界限。
最后,未来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教室内部要营造沉浸式和以人为本的学习环境,沉浸式学科教室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未来课堂的设计应处处体现对师生人性的关怀。教室空间应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其中,更关注学习空间对学生积极学习的影响,让教室本身成为一种教学资源。面向未来,课堂不应局限于教室内部空间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要打造“学校一家庭一社会”多方位课堂,让课堂真正变为学生交往和社会化的重要空间,让学习场中所有要素实现自由流转与良性互动。
学校的本来与未来
1.追溯学校的本义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学校是开展这一活动的主要机构,教育的起源早于学校的产生。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也标志着人类教育活动进入一个自觉的历史时期。我国学校教育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创立于夏、商、周三代。学校经历了农耕时代的1.0,逐步进化到工业时代的2.0,表现为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系统性教育是2.0时代学校的显著特征。如果说工业化时代已经开启了人类知识的大爆炸时代,那么后工业时代以后现代主义为特色的学校3.0时代,变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从适应工业化时代的规模划一转向按个人需求和偏好制定的个性化教育,即向“每一位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转变。
“未来学校”概念的首次提出,应该上溯至杜威的著作《明日之学校》,书中提及的葛雷学校、帕克学校、“村舍学校”及“森林小学”等进步学校,都代表着杜威眼中的未来学校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互联网+”教育的兴起,探索面向未来的新型学校形态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认为,“未来学校”是通向“智能技术”的学校,也是通向“人文艺术”、“社会社区”与“天地自然”的学校。在通往未来学校的路途中,相对而言“技术”热、“社区”闹、“人文”冷,“自然”淡。每所学校不一定“面面俱到”,可以选择其一作为突破口,但都同等重要。它们的并存让学校天地骤然阔大起来,且展现出理想学校的样子,科技与人文的平衡,社会与自然的交汇,才能成为安顿生命,温暖生命、超拔生命价值的场所。
我们在通向未来学校的进阶道路上,学校的意义在于引导孩子热爱学习,获得面向未来追求美好生活的基本技能与基础素养,同时也是通向自然、连接社会、滋养生命、温暖灵魂的栖息地,这是学校的本义。
2.未来学校的特征
未来学校是目前全球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为此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设立了专门机构或项目来开展研究。澳大利亚于2018年成立的“未来学校联盟”(FSA)通过咨询30位全球知名教育家和思想家,认为最重要的八个原则依次为:(1)灵活性;(2)与社区深度融合;(3)成就所有人;(4)高素质的师资;(5)师生共建学习;(6)赋权学生;(7)自我发展;(8)核心技能发展。
2018年,《中国未来学校2.0:概念框架》提出,重新定义学校需要考虑未来学校的“中国特色”维度、中国特色学校的“未来维度”,以及中国特色未来学校的“全球化维度”。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发布的《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中认为,具备以下六大特征可以称为未来学校:一是绿色、智能和泛在互联的基础设施;二是集成、智慧、因变的新学习场景;三是灵巧学习及创新的赋能场;四是开放融合的学习生态;五是创新的知识和信息网络拓扑结构;六是人工智能融合的教师-课程智慧系统。
我们认为,未来学校将会变成学习中心,体现了教育新理念——为个性化学习服务;学制新突破——创新人才贯通培育;管理新模式——基于教育数据治理;学校新结构——虚拟与现实融合学校;超越物质世界——走向教育元宇宙。(文章摘自微信公众号上海未来学习与研究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