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口腔虚拟仿真智慧实验室是以虚拟仿真技术、大数据为支撑,融合智能物联、智能管理、智能学习与评估的多维度智能一体化虚拟仿真训练实验室。
实验室分为讲授区、线上训练区、虚拟仿真训练区等。其中,线上训练区可进行线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自动化评估,虚拟仿真训练区可进行多类型、带有力反馈的虚拟仿真训练和评估。https://www.ai.pku.edu.cn/


2.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心怀“国之大者”,在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上从不缺席,在人工智能方面一直走在前列。本次,清华大学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试点入选。
清华大学利用独立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千亿参数大模型GLM4作为平台与技术基座,开展八门课程试点工作。利用现有的教学数据、公开论文、慕课资源等资料,在GLM4的基础上,通过微调形成不同课程的垂直领域模型,开发专属的人工智能助教,实现范例生成、自动出题、答疑解惑、运算推理、评价引导等功能。https://www.xuetangx.com/

智谱清言:基于ChatGLM中英双语大模型开发,通过万亿字符的文本与代码预训练,结合有监督微调技术,具备通用问答、多轮对话、创意写作、代码生成、虚拟对话、AI画图、文档和图片解读等能力。https://chatglm.cn/main/alltoolsdetail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人工智能赋能的全过程交互式在线教学平台》案例基于生成式大模型、机器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打通教师线上线下各个教学环节,实现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课程答疑全过程学习过程闭环,以学校覆盖的323间智慧教室为基础底座,对录制的课程资源开展数字化加工。
以全过程在线教学平台为条件支撑,开发了全天候伴随式知识智能答疑助手,实施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项问题。https://spoc.buaa.edu.cn/aidemo

4. 北京理工大学
知识图谱驱动的智慧教学系统建设与应用案例涵盖“一个核心、四个平台、N个场景”,建立了专业知识图谱构建与服务系统。形成智慧教育的知识核心,定制开发了“乐学平台、延河课堂、学业大数据分析、教务系统”,形成了智慧教育的平台支撑,定制开发“艾比特”机器人,建立全新的知识服务与交互模式。
知识图谱技术正驱动着智慧教学系统的建设与应用。该系统能够帮助教育者高效组织教学内容,同时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方式和学习体验。https://www.yanhekt.cn/show


5.北京邮电大学
“码上”平台——利用先进的大模型技术,为编程教育注入智能力量。
该平台借助强大的大模型技术,为教师与学生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智能化编程学习环境。它不仅使教师能更高效地传授编程知识,还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互动体验深入理解编程的精髓。https://ezcoding.bupt.edu.cn/

“码上”的亮点功能是一对一辅导,提供代码纠错、问题答疑、代码解释等智能辅导。

6.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创新“AI”课堂教学智能评测系统,智慧教室采用了高级服务器,还有智能摄像头、智能音响、智能投屏等,可以通过智能连接实现互联互通。智慧教室还配备了智能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教室内的教学情况,并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创新“AI+”课堂教学智能评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分析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教学内容与课堂组织形式,对教师教态风格、学生专注度和教学知识点等多维度指标进行量化评估和可视化展示。https://aic-fe.bnu.edu.cn/index.html


7. 中国传媒大学
“AIGC赋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关于AI大模型与传统文化领域有很多可以融合的方式。如AIGC在“习得”了大量的传统文化语料之后,对于某些濒临失传的传统文化形式,可以以数字化的形式还原其内容,使这些传统文化内容或形式得到更好的保护。再者,AIGC可以贯穿创作全流程,促进数字化转型和文化创意的创新。第三,利用AIGC在模式、形式和技术上均可以创新。如模式上实践即教学,课程即项目,体验即教育;形式上可以是“翻转课堂+成果导向+智能增效”;技术上有AI剪辑,AI绘画系统等。https://www.cuc.edu.cn/main.htm

8.哈尔滨工业大学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他们推出了一个针对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项目。该项目利用AI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了更为互动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旨在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从打造远程在线实验教学平台到引入智能助教系统再到制作虚拟数字人教师,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加速融入平台建设、教学资源制作、实验教学全过程。https://eelab.hit.edu.cn/2024/0407/c13879a341498/page.htm

学生可以通过AI学习系统进行“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的课前预习,根据AI助教的解答,学生对所学课程的重点、难点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而作为该课程的主讲教师,化工与化学学院的教授会根据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反馈的问题,在线下的智慧教室进行有重点地讲解。

9.华东师范大学
水杉在线平台,作为一个大规模的个性化全民数字素养提升项目,集成了“教”“学”“练”“测”“评”“创”等多个环节,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学习社区,致力于为教育者提供定制化的教学体验。该平台能够满足不同背景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同时有效提升他们的数字素养水平。https://www.shuishan.net.cn/


10.东南大学
“大学物理课程智慧AI助教系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大学物理》课程教学。AI助教可实现:通过建立大学物理课程的知识图谱实现了知识的可视化,帮助学生构建完整、准确的知识体系;
通过知识点关联各类教学资源,以及学生信息和学习数据的记录形成精准的学生画像,实现个性化的资源推荐和学习指导;
教师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改进教学策略;以人机对话实现学习陪伴和智能问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力。https://www.seu.edu.cn/

(文章摘自微信公众号师培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