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11.浙江大学
“智海平台”——开启新一代科教平台的先河,精准赋能微课程教学,聚焦于微课程教学,智海平台致力于帮助教育者设计并实施更精确、高效的教学内容,进而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动力。智海新一代科教平台有3大热点:
(1)以知识点为中心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集成,将视频、音频、实训案例和PPT等教学资源按照知识点组织形成结构化资源。
(2)交互性实训平台智海-Mo(momodel.cn),提供交互式的沉浸教学、边学边练的操作体验和低门槛的在线模型开发。
(3)智能教育大模型智海-三乐(sanle.hep.com.cn),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学习者提供实时答疑、学习资源推荐等个性化学习功能,通过高教社云服务平台对外提供服务。https://momodel.cn/

12.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正在构建智能学业预警与协同帮扶机制,旨在通过先进的数据分析和智能技术预警学生的学习风险,并提供及时的协同帮扶,以助力每位学生健康成长。这个系统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和个性化的干预措施,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智能学业预警”系统为“一站式”学生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开展学生学业问题预警与帮扶工作。该校基于课程成绩历史大数据,运用AI技术建立了智能学业预警模型和预警系统,该模型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智能分析,预测学生当前学期的学业情况,对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分级预警,帮助学校精准开展学业指导帮扶工作。


该校数据显示,智能学业预警系统于2021年9月上线,面向学生工作部、全校42个院系开放使用,覆盖3万本科生。截止2023年12月,累计预警学困生2486人,帮扶学困生1135人(其中840人被该系统预警),帮扶次数4520次,脱离学业困难490人。
华中农业大学
13.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的人工智能聚焦在实验室,更倾向于教学管理,其“有教灵境”智慧实验室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入选。该系统融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智慧实验教学、智慧实习教学、智慧实验室管理等,通过该系统,教师可将示教台画面及课件资料推送至大屏及学生交互终端展示,学生无需围观,即可清晰观看示教全过程及课件资料内容。
通过该系统,老师可实时查看各实验台实验画面,掌握学生实操水平,给予针对性指导,实现差异化教学。老师还可任意调取多个实验台的实验画面推送至智慧大屏及学生交互终端展示,进行对比教学。教师示教和学生操作过程自动录制并上传平台,实现实验教学全过程回溯,促进专业课程资源沉淀。教师在讲台上即可同时查看各学生实操画面,该系统还可采集师生实验课堂教学活动行为,通过AI智能统计分析,自动生成课堂教学大数据,为教研评课提供可视化数据支撑。https://www.hzau.edu.cn/


14.华中师范大学
小雅平台——AI赋能教育创新,打造智能学习新场景,平台具有智能化、一体化、数据化和开放性等特点,以人工智能赋能教与学的全环节。
“小雅”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自主研发的云端一体化智能教育SPOC平台,依托尖端的人工智能技术,小雅平台能够辅助教育工作者创造出既生动又引人入胜的学习场景,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体验。目前开设线上课程空间6.5万个,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超过220万个,累计用户超过16万人,设计400余个数据观测点,动态采集教学过程数据。
平台构建了以课程知识图谱、智能问答、智能推荐等模块组成的混合教与学环境,形成了数据驱动的备、教、学、测、评、督、管服务体系。实现了教学理论具象化,教学设计标准化,教学行为数据化,教师评价精准化,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https://ccnu.ai-augmented.com/home


15.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首创教学质量实时监测数智平台,创立采评督帮‘四精模式’教学管理新机制”入选。西安交通大学教育教学质量实时监测大数据平台通过信息采集、评价、督导、反馈机制的建立,对影响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各类要素进行智能化大数据分析,面向用户提供了教学课堂质量监督的全过程信息化服务。http://www.xjtu.edu.cn/


16.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AI赋能的督导模式正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新引擎。这一模式通过智能化手段,帮助教育工作者更精准地监督和评估教学过程,从而实现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持续优化。针对传统督导模式存在的线上线下课程分离督导、评价不够全面、缺少数据分析等问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建成“两端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智能督导中心,满足线上线下全方位实时教学质量监测需求。https://xidianints.xidian.edu.cn/


1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案例聚焦在实践环节,名称为“作物智慧生产实践”。作物生产环境复杂多变且受农时因素限制,农业信息采集与处理、生产决策和作业等环节的数智化升级面临诸多挑战。比如信息采集,作物生产涉及气候、土壤、作物生长状态等多种因素,依赖传统的手动方式进行数据采集效率低且容易出错。
针对作物生产中农情监测效率低下、农事决策依赖经验、农机作业效率低和效果差等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人工智能+作物生产”为核心搭建了一整套系统。https://www.nwafu.edu.cn/

具体为以农情信息立体化感知、农作系统数字化设计和农田管理精确化作业三大模块为主体的总体构架,依托无人机遥感系统、传感器等智能感知装备,大数据处理、挖掘与可视化系统等计算与演示平台,以及农业机器人、农业无人机等智能作业装备,开展作物智慧生产实践,培养学生农业数据高效采集、信息挖掘与生产决策、智能作业等方面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素养。
18.国家开放大学
国家开放大学入选的案例为“基于AI技术的大模型个性化英语教学创新实践”。国家开放大学英语学习者每年超过300万,学习需求多样化,英语教学需要充分交互、及时反馈及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
基于讯飞大模型,国家开放大学构建了大规模个性化智慧教学体系,其中包括:英语口语智能训练系统,从不同维度给予及时反馈;英语作文智能批改系统,提供及时评阅和修改建议;定制虚拟教师课程资源,探究新型生成性教学资源制作模式;基于知识图谱打造学位英语自适应学习系统,学生可根据个人需求进行自主学习;AI虚拟教师智能问答,可在提供二十四小时学习知识服务的同时,展示专业知识问题的关联知识点和引用资源。http://www.ouchn.edu.cn/

“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的案例无疑将极大地丰富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资源库,同时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加高效、个性化的学习途径。以上18个案例本文都搜集了相关网址,详情可访问其官方网站了解,有几个平台也是可以注册体验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教育将变得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从而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受此启发,我们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进行“人工智能+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下开展教育教学创新,推进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文章摘自微信公众号师培联盟)